中新社廈門12月21日電 (楊伏山 陳芳)兩岸腦血管病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21日相聚在廈門舉辦的“第七屆海峽兩岸腦血管病論壇”,共同探討出血性腦血管病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防治之道。
  “作為當今醫學科學界前沿領域,兩岸在腦血管病研究診治水平相當;從手術層面看,特別是神經介入方面,大陸水平高於臺灣。但臺灣在腦血管病防治方面的科普、健保等方面領先大陸,值得大陸業界學習。”參加論壇的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腦血管病介入組組長陳鍔如是認為。
  他說,兩岸神經外科領域同仁藉此次論壇相互學習交流,瞭解把握腦血管病治療新動向,掌握新進展、新技術,捕捉新信息,建立廣泛合作,有益於腦血管病診治水平的提升和發展。
  出血性腦血管病發病急,癥狀明顯,一旦腦出血,病人馬上出現劇烈頭疼,昏迷甚至偏癱,病人或者家屬送醫積極。而缺血性腦血管病發病緩慢,進展到偏癱往往有幾個月甚至幾年的過程,病人就醫相對被動,但一旦出現腦梗塞、腦缺血,病人照樣會導致偏癱或者死亡的嚴重後果。
  論壇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周良輔院士、大陸最早開展腦血管介入治療的著名老專家吳中學和張鴻琪等分別授課。
  做本屆論壇主辦方之一的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田新華介紹說,論壇交流探討的內容涵括出血性腦血管病和缺血性腦血管病診治,但把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防治作為討論的重點內容,相信經過與會頂級專家的傳授,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診治將會有提升發展。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神經外科1994年實施廈門第一例腦動脈瘤手術,經過逐年發展,目前腦血管病包括腦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形、腦動靜脈瘺等的年治療量達200例,而且對腦血管病的治療,已從普通開顱手術到微創鎖孔開顱手術,從顯微手術到神經導航下手術、神經電生理監護下手術、微創血管內介入治療,乃至不用開刀的伽馬刀立體定向治療、頸內動脈內膜剝脫手術和顱內外血管搭橋手術。(完)  (原標題:兩岸專家學者廈門探討腦血管病防治之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drqv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